井底的蛤蟆会淹死,蹦出来的蛤蟆才能成功
发表时间:2011-03-28 作者:未知 编辑:暗之使徒 来源:网络
网页游戏很火,火到不能再火!市场规模从早前的亿元,到现如今的几十亿元,在美好的市场发展前景,以及巨大的商机作用下,商家如同打了鸡血一般,大大小小的网页游戏跟风般噌噌的出现。不知道各位是否有注意到,如今网页游戏在选题上分为两个派别,一个是采用传统题材的保守派、一个是容纳新鲜元素的创新派。 当保守派依然深度挖掘《西游记》、《三国》、《水浒》等历史名著而寻求再次辉煌时,创新派的"科幻、动漫"等题材却在2010年引领风骚。例如2010年TOP10网页游戏中,创新派就攻下半壁以上的江山。例如2010年黑马《小小忍者》、老资格创新派《商业大亨》等等。创新派的成功并不能完全归功于网页游戏制作技术的提高,相反其另类游戏题材的设定、以及多变的游戏娱乐元素,才是其占领市场的主导力量。换一句通俗的话来说,您是喜欢看欧巴桑穿泳装?还是喜欢看萝莉穿泳装呢? 经典何须总"拿"来? 三国、西游、武侠等经典,的确是我们的国粹,这点毋庸置疑。但如果说我们的市场完全被这些题材网页游戏所充斥?三国变成万国、西游变成各种游、武侠再来点科幻,虽然看似很新鲜,但同一历史背景、同一游戏模式,换汤不换药、玩来玩去依然是每天面对妖魔鬼怪,每天都要听唐僧念经,周瑜被气死了数万回,您不觉的烦么?这并不是说上述国粹内容无法成为网页游戏背景,而是说在玩家日益增加的游戏审美疲劳下,经典也会变得乏味,如此来说又谈何产品粘合度。 当中国的经典被翻烂时,外国的"魔幻文化"又成为网页游戏毒害的另一个目标。中世纪大战、维京武士、各种大洋的男女海盗等等,这看似很新奇,又能增加制作者的无限想象力,但玩家给予的关注程度又是多高?他们会说中世纪大战无非就是把"春秋战国"换个名字,维京武士不过是让丐帮众弟子穿上盔甲,而各种大洋的男女海盗就好像是把攻城略地换成了抢商船。题材换了,游戏构架却依然墨守陈规。这哪里是创新么,分明就是挂着狗头卖羊肉! 经典,为何总是被拿来?分析其原因多半是因为玩家对其内容较为熟悉,从进入游戏一开始,就已经熟知游戏大背景,至此让游戏看上去不再那么陌生。经典可以拿来,但要有所突破,而不是将以往翻烂了的游戏构架,再从经典身上一直延续!单机游戏《三国志》已经推出数十部,但为何每一部都是经典!光荣唱了十几年的"三国歌",然而这十几年中,我们的游戏制作者,又唱了什么"歌"?倭寇安能成三国霸业,然吾辈亦不能熟读国粹乎!? 井底的蛤蟆要"出境" 所谓外来的和尚会念经,镀层金的海归就是"牛"。网页游戏要发展,就必须打破现在对经典内容的依赖,以及创造出独特的游戏结构。必须要有新内容,无论是游戏背景也好,还是游戏模式也罢,只要是符合玩家游戏欣赏、与玩家游戏娱乐接轨,那就是好内容。游戏制作者不能想当然的用自我欣赏角度,去覆盖中国玩家游戏审美。"三国演义"是经典,但每每根据"三国演义"去构架、去改编种种游戏时,制作者有没有想过这是对真实历史的一种扭曲呢? 为何我们总是无法逃脱利用"经典"的思想呢?有人说拿来主义、改编经典是创新之举?但在玩家看来,这无疑于科隆、翻版、以至于是山寨。不可否认,一些经典历史背景与著作,在很大程度上有挖掘潜力,引用背景、复制人物,但我们的游戏制作者是否找到了经典中存在的"精、气、神"?如果不能领略经典的精髓,还谈什么创新?作为网页游戏来说,要想发展就必须要有新内容,标新立异的产品才能得到玩家的认可与市场的接纳。2010年底出现的黑马网页游戏《小小忍者》,用一个月的时间,几乎完成了其他同类产品一年的用户量积累!玩家给予的关注度高,媒体给予的期望更高,这是为什么?有人说这款游戏不就是《火影忍者》和《死神》的翻版吗?的确,《小小忍者》采用了上述两部动漫作品的大背景,但是它仅仅是用到了人物结构而已,但却表现出"忍者战斗"的紧张、刺激、激烈、甚至是戏剧性,《小小忍者》具备了"忍战"的精髓。 我们不去评价这款游戏到底有多"娱乐"、有多"休闲",但拥有特色的网页游戏,必将成为今后网页游戏发展的主旋律。当然,特色不是对经典的篡改,以及忘我的惬意构想。 目前国内很多网页游戏已经在寻找各种题材中的精髓内容,其中也不乏精品网页游戏的出现。这些产品在保留经典题材的深度,同时开创出一些特色游戏内容,利用题材背景,为玩家创造出一个新鲜的游戏故事环境。拓展内容,才会有更大的发展;循规蹈矩,只能坐以待毙。所谓"穷则思变、变则通、通则久",正是这个道理。井底的蛤蟆会淹死,蹦出来的蛤蟆方为人才! |
本资讯及文章仅代表发表厂商及作者观点,不代表叶子猪本身观点!